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3, 2004 2:02 am
由 jcg
以下摘自
Dearhoney的
RMAA解釋文:
"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測試的是最大不失真訊號與噪音值的比例,此處的噪音指的是沒有訊號輸出時的噪音值。動態範圍的值越大越好。
音響界習慣用 -60dB 來檢測這一個數值。因為輸出音量接近滿載時,THD 的表現會比較差一點,而此時產生出來的諧波,會蓋掉原本就存在的背景噪音,使得我們要測試的最大不失真音量與沒有訊號輸出時的噪音值之間的落差與比例縮小,造成成績下降。為了帳面上的好看,用 -60dB 的音量去輸出,不容易達到器材的滿載,也就不容易造成 THD 增多的現象,如此一來測試成績會比較好看。"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3, 2004 1:19 pm
由 TJJ
動態範圍是指最小音量到最大音量之間範圍, 單位dB, 一般現場演奏或演唱會常高於1**dB, 但實際上能收入CD只有96dB, 比起錄音帶45~60dB是好很多, 但還是不夠, 所以在新一代的唱盤採用24BIT可達144dB就足夠收納大部分的自然音(125~130dB), 但另外一個問題就會產生, 錄音已被克服, 但重播單元如喇叭, 目前為止並無法再生出144dB的動態
, 也就無法完整的將現場的所有細節, 包括: 音場. 空氣感等給重現, 所以還是有待進步, 這也是現在HI-END廠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