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台灣的廠商
雖然後來得知他們算是台灣公司但工廠與研發都在大陸進行
後來聊了很多也變成不錯的朋友
本來是以代工耳機業務為主的公司 一直都是替許多音響耳機大廠代工 包含SONY JVC TDK AKG等等大廠 據了解連前些陣子很紅的TTPOD T1也是這間廠商所製作的耳機
算是一間耳機製作經驗十足的廠商
最近決定新創品牌 Dawnwood-晨木
後來推出的第一款平價耳機 GT-36
這名字也滿妙的 剛看到可能會以為是什麼顯示卡的型號
以上都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在年前也有幸聽過這隻耳機的工程機
剛開始聽到覺得是一隻偏向低音走向的耳機
人聲樂器分離度表現不佳 但因為聽的時間不常 也沒有機會特別去做run in
不過聽了幾首歌後發其實對他印像滿深刻的
聲音走向木殼耳機 偏向自然 低音較大片 不是動鐵的點到為止
終於在今年年過後完成了最終版本
我朋友也馬上拿了一支來給我聽
開箱:

正面

背面

側面也來一張

打開外盒

內盒包裝

耳機本體

耳機內側

全配件 包括三個尺寸的耳塞 一個絨布收那袋
配件來說不像現在主流平價耳機 著重CP值 配件不像其他耳機非常的充足 就簡單的三副耳塞 收納袋
做工不愧是替各大廠商代工過耳機的廠商 耳塞品質十分舒服
本體的材質霧面消光的黑色 搭配金色 單就外型來說也十分出色 配戴感也十分良好
但本體比較大一點 如果耳朵較小的人佩戴可能會比較不易
聽感的部分:
剛戴上耳機的第一印象
包圍感好(低頻營造十分充足)
但不得不說 低音十分轟耳 分離度不佳 人聲樂器音場混亂
這下有得run in了
就接上撥放器 開粉紅噪音丟著讓他跑
過了一小時候 忍不住拿來聽聽看 聲音果然開了不少
以下用幾首歌來說明一下聽感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算中等 依舊低頻夠沉 包圍感十分好 1:20秒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音場處理的很好
音場偏向V型 細節雖都有出來 當然跟高單價耳機相比還是不夠細膩
但已處理的十分恰當
但是音場偏亂
渡口(蔡琴):
前面三聲鼓聲 低頻沉的下去 跟動圈單體的低頻表現一樣 很大一片的低頻 人聲相當偏厚 聽蔡琴偏厚的聲音表現不錯
Bizarre Love Triangle(Frente!):
人聲解析能力不錯 有音染 但不算重 略有水份 人聲距離不算太近
聽到這裡 應該在run in下去 絕對會有更好的表現
經過50個小時(粉紅噪音)
戴上耳機第一印象:分離度大提升
依舊用幾首歌來說明聽感:
What do you mean?(Justin Bibber)&Taylor Swift(Blank Space):
低頻 與 人聲 樂器分離度比剛開聲提升很多
流行音樂表現佳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開闊不少 在還沒run in前樂器定位較雜亂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說到這邊 最近新創的品牌十分競爭
Chord&Major DUNU等等較有名氣的廠商
如何在這片市場中打出名氣
對廠商算是十分大的挑戰
對於初燒的燒友 要求的是CP高 價位是首要考量
聽了一陣子過後開始對於聲音有更高的要求 開始往旗艦發展 這時候價位就變的不是首要
反而是在各音域的表現是否出色 可玩性高 訊息量夠多 細節表現全面
等到老燒的時候 開始反璞歸真 不要求各頻表現十分全面 反而對於耐聽 有特色的耳機 覺得十分值得一再回味
新增GT-36的頻響:

同場加映Hidizs AP100
在玩耳機的過程中 換過不少撥放器 Fiio X3 iBasso DX50 DX100 AK100等等
播放器可以說是在整個耳機系統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先來講講AP100這台播放器
其實不算是新出的播放器了
從發行到現在也經過了兩三年
剛開始似乎台灣廠商(總部位於三重的那間)有進一批回來台灣賣
但後來可能遇到Fiio X3等等相繼問世 以及台灣沒有廠商代裡的問題
在台灣消聲滅跡 中文的相關文章也寥寥無幾
不過根據廠商表示 AP100在國外的銷售似乎表現不錯 尤其是在俄羅斯
聲音很受戰鬥民族的讚賞
開箱:

正面照

背後來一張

打開盒子之後 撥放器本體是有使用保護套套起來

配件大概就是矽膠保護套 3.5對錄線 同軸線 和保卡說明書 及一張備用保護貼

正面照 下方分別是USB / Marco SD / 同軸輸入輸出

上方照 Phone out / Line out

右側

左側
先討論一下操控性
AP100操控十分直觀
正面的左邊圍圈就是上下左右 也就是搭配 倒轉 快轉 上一首 下一首 中間則是暫停/播放的按鍵
右邊則是大小聲 和返回鍵
上側是電源鍵
左右分別是EQ選單鍵和SRC升頻的切換鍵
Line out的部分是可以調整大小聲的
同軸輸入輸出的部分因為沒器材可玩 就沒特別去做測試

一開機的開機畫面結束後 直接就是設定與播放的選單

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更新音樂庫的速度也很快

EQ的部分可以有3種用戶自訂的規格
其他就是內建的一些音樂性的EQ加強
再來說一下AP100這台撥放器的一些規格
比較特殊的大概就是 AP100是硬體來調整EQ
搭配的是CIRRUS LOGIC CS48L10
根據以往的經驗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DX50這台機器
剛購入的時候 EQ的調整根本形同虛設 直到後來更新新版的韌體後才略有改善
而AP100調整EQ的感受十分充足 增益的部分也是從調整EQ這裡可以去做調整
比較特別就是SRC 升頻的部分
使用的是CIRRUS LOGIC CS8422
這是第一次使用搭載SRC功能的隨身撥放器
大致上取樣頻率可以選擇24-Bit - 44.1KHz 88.2KHz 96KHz 176.6KHz 192KHz
而這部分如果是對於播放原本檔案即為高取樣頻率的音樂檔案來說 會有相當的幫助
一般CD的取樣頻率為44.1KHz 而一般綠音室最終版應該是為96KHz 所以要降頻後存入CD內
所以一般利用這樣升頻來做音質的提升效果應該相當有限 畢竟音樂在當初放入CD的時候 就以經失真了
不過這功能確實也提供了AP100的可玩性 不少網站是有提供高規格取樣頻率的音樂檔可以下載
這部分就沒有去特別測試了
DAC和AMP的部分是使用CIRRUS LOGIC CS4398和Analog Devices AD823A這兩顆IC來處理
當然DAC最高規格也是能處理到24-bit/192KHz規格的數位音樂檔
CPU的部分是使用Ingenics 4760B
結論:
Dawnwood GT-36:
GT-36整體而言 算是雜食耳機 低頻營造出來的包圍感與音場 偏向自然 耐聽
低頻算是非常的夠力 非常大片的低頻 經過run in後 低頻與中頻的分離度增加不少 對於流行音樂的表現加分不少
我想對於初燒的朋友 這隻耳機的表現應該會滿合胃口的
置於好不好推呢? 用iPhone6s 就推得有聲有色 對於小耳道來說 算是十分好推了
GT-36不像現在主流的平價耳機 配件十分充足 簡單的該有的配件都有
也就像這牌子的廣告 Are you enjoying music or just listening to 「sound」?
相信很多老燒 器材玩到最後 終究還是回歸到本質 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

Hidizs AP100
AP100這台播放器可以說是非常的中規中矩
並沒有特別一些音染 推力 EQ調整 SRC升頻的功能 也都十分稱職
操控等等也都非常簡單
以這價位來說 可以說是十分具有競爭力

感謝各位收看